两会直击: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亟待改革
作者:王灿 发布时间:2017.03.09 浏览量:646

最近北京的两会开的如火如荼,代表们充分发言,体现国家民主。37日下午政协科技界别联组会结束后,中科院动物所研究员张德兴委员赶紧将他关于国家实验室评估的书面发言稿送到相关领导手里,希望把意见带上去。


实验室建设


让他如此关切的是如何更好地加强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

 

“历经30多年发展,我国已经建成了较为完备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成为我国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充分肯定成绩后,他话锋一转,“但是,目前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管理、运行、评估机制也明显存在一些缺陷,亟须有关领导重视。”

 

首先,他认为,5年一次的新一轮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在原则上出现了问题。“本轮评估采用‘大组、大同行’的模式,摒弃了此前形成的基于‘分类评价’‘同行评议’原则的评估体系。”张德兴说,这很令人不解并引起广泛争议。

 

他举了一个例子。归属于基础生物学组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涉及神经科学、植物科学、结构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工程、微生物学等诸多学科,共安排了30位评估专家,熟悉上述任一学科的专家只占极少数,可能只有四五位。

 

“很难设想一位评估专家有足够宽泛的专业背景对多数实验室进行科学评价,对于任一实验室显然都无法做到同行评议,因此,SCI、影响因子等在不同学科间差异显著的定量指标,势必在评估中产生巨大影响。”张德兴说。

 

结果是,学术期刊影响因子普遍较低的非热门学科、特别是经典学科会处于弱势地位,从而进一步压缩我国经典学科以及非热门学科本已狭小的发展空间,而这些学科常常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基于这一评价体系实行的末位淘汰加剧了这一负面效应。“国家实验室评估的‘末位淘汰制’造成的问题很严重。”在前一天的小组讨论上,张德兴更为直接地指出问题。

 

在那次的讨论中,中科院微生物所前所长黄力委员回忆了一位从事地学研究的科学家朋友的“惨痛经历”:有一个实验室主任,因为评估排在末位,就跑到主管部门去问“为什么要把我的实验室摘牌”,结果管理部门说“因为你排在最后一位”,没有别的理由。就在那次评估的前一年,这个实验室还被评为“优”。

 

华测实验室从这一实验室的负责人这得知,这件事对实验室造成巨大打击,她本人及另外一位院士均已离开,“眼看着一个有20多年历史,在国内外都知名的、中国大陆钻探做得最好的实验室就这么衰败,大家都很心痛。”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国家对重点实验室给予专项经费资助,被末位淘汰掉的当然就没有这些资助了,很多项目做不了,人也留不住”。张德兴说,长期下去,负面影响很大。

 

正因如此,尽管他所在实验室评估结果较好,但他还是代表科技界同仁来急切呼吁解决这一问题。

 

张德兴建议,在国家实验室评估中回归分类评价和同行评议的国际学术评价基本原则,舍弃简单粗糙的末位淘汰机制,采用差别支持的手段。

 

此外,就具体运行细节,张德兴还提到,应尽快修改2008年颁布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专项经费管理办法》,明确专项经费中的基本科研业务费必须平均分配给每位学术带头人,以保证科学家能够实实在在地开展持续深入的系统性研究;放开对科研仪器设备费的原有限制,赋予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支配权;允许有条件地列支国家重点实验室专职仪器管理人员的工资。

 

来源:科技日报,知删。

热点标签
实验室设计 实验室建设 实验室认可 实验室工艺咨询 实验室规划 实验室装修 实验室施工 实验室家具 实验室监理验收 CNAS认可 CMA认证
返回列表
在线咨询 拨打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