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率的实验室运维是科研创新的“隐形引擎”,其价值远超单纯的成本节约,而是渗透到科研全链条的效率、可靠性、安全性和可持续中。在实验室规划时就需考虑未来的实验室运营场景,保障实验室的高效运行离不开预防为主。
以芯片测试实验室为例,规划阶段实现“预防为主”的核心是将设施故障预警、风险规避、运维便利的需求前置,通过“硬件冗余+智能监控+空间预留”的设计,从源头降低运营中断概率,具体可从以下4个关键设施维度规划:
1. 环境温湿度:精准控温+冗余备份,预防参数波动
芯片测试对温湿度敏感度极高(如部分高精度测试需温度控制在23±1℃、湿度45±5%RH),规划时需从“控”和“备”两方面预防异常:
- 硬件配置冗余:采用“主+备”双空调机组设计,主机组故障时,备用机组可在30秒内自动切换启动,避免温湿度骤变;同时在实验室不同区域(如测试工位区、仪器存放区)多点位布置温湿度传感器(每50㎡至少1个),确保无监控盲区。
- 提前规避干扰:将空调出风口、回风口与芯片测试台错开布局,避免气流直吹设备导致局部温度波动;实验室墙体采用保温隔热材料(如聚氨酯保温板),减少外界环境(如夏季高温、冬季低温)对室内温湿度的影响,从源头降低控温负荷与故障风险。
-预防参数波动:设计空调设备运营监控功能,空调参数设计手动/自动双重参数调整,温度过高或过低通过手机报警至管理员。
2. 各类气体:全链路监控+安全冗余,预防泄漏与断供
芯片测试常用氮气(防氧化)、压缩空气等气体,规划时需重点预防泄漏(引发安全事故)和断供(导致测试中断):
- 供应端冗余:采用“双气瓶组+自动切换”设计,一组气瓶压力不足时,系统自动切换至备用气瓶组,同时触发低气压报警(提醒更换空瓶),避免气体供应中断;若使用集中供气,需在气瓶间与实验室气路接口处均安装气体泄漏传感器(如氢气、氧气专用传感器),并联动排风系统(泄漏时自动开启强排风)。
- 管路预防设计:气路管材选用耐腐蚀、低渗透的材质(如316L不锈钢管),并在关键节点(如阀门、接头)增加压力监测点,实时监控管路密封性;同时规划独立的气体泄漏应急通道(如气瓶间设置防爆排风、紧急切断阀),避免泄漏气体扩散至测试区。
-预防参数波动:设计气体气量、压力监控功能,过高或过低通过手机报警至管理员。
3. 纯水系统:多级过滤+故障预警,预防水质不达标
芯片测试(如晶圆清洗、探针台冷却)需高纯度纯水(电阻率≥18.2MΩ·cm),规划时需从“水质保障”和“故障提前发现”入手:
- 预处理+冗余设计:在纯水机前端增加预处理系统(如石英砂过滤、活性炭吸附),减少原水杂质对核心过滤膜(如RO膜、EDI膜)的损耗,延长耗材寿命;同时配置“主纯水机+备用纯水储罐”,主设备故障时,备用储罐可临时供应纯水(满足2-4小时应急需求),为维修争取时间。
- 实时水质监控:在纯水机出水口、实验室纯水使用终端均安装在线电导率仪,实时监测水质;当水质接近达标临界值(如电阻率降至17MΩ·cm)时,系统提前报警(提醒更换耗材),避免因水质不达标导致芯片测试污染或设备损坏。
4. 机房(含供电、服务器):稳定供电+环境防护,预防宕机
芯片测试的服务器、数据存储、精密仪器供电均依赖机房,规划时需重点预防断电、过热导致的设备宕机:
- 供电冗余保障:采用“双回路市电+UPS不间断电源+发电机”三级供电设计,市电中断时,UPS立即切换(切换时间<10ms),保障服务器、测试仪器不宕机;若长时间断电,发电机可自动启动(启动时间<30秒),满足机房核心设备(如服务器、空调)的长时间供电需求。
- 机房环境预防:机房内安装精密空调(控温20±2℃、湿度50±5%RH),并配置“主+备”双空调;同时在服务器机柜内安装温度传感器(监测设备散热情况),当机柜温度过高(如超过35℃)时,触发报警并联动空调调大制冷量,避免服务器因过热宕机;此外,机房地面采用防静电地板,墙面做防尘处理,减少灰尘对设备的损耗。
华测集团自有40万平实验室基地,每天都在从安全保障-成本控制-价值延伸,不断优化实验室的运营效率。好的点子从群众中来,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在华测真正使用者(研究员、技术员、检测员,设备管理员)往往比管理者更清楚痛点与改进机会。
华测实验室的设计师将集团这些好的点子融入到实验室规划中,通过系统化设计将碎片化灵感沉淀为可持续的实验室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