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上午,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著名的“月宫一号”实验室再次启程,开始名为“月宫365计划”的实验。不知道各位看官想不想知道月宫一号到底是啥样的,里面究竟都干些啥,志愿者吃啥等等一系列稀奇古怪的问题吗,请随实验室建设公司-华测实验室的脚步一起来看一看。
揭秘1:“月宫一号”啥样?
1个综合舱、2个植物舱,总面积160平方米
“月宫一号”即空间基地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地基实验装置。
“生物再生式生命保障技术”是目前最先进的闭环回路生命保障技术,是未来月球、火星基地等载人深空探测所需的十大关键技术之一。其特点是载人飞行器进入外太空后,可不再需要或很少需要地面物质支持,氧气、水和食物在系统内通过生物技术实现再生,航天员可长期在站内工作和生活,使长期载人航天和行星探测成为可能。
如此“高大上”“高精尖”的设备长啥样?“月宫一号”由1个综合舱和2个植物舱组成,总面积160平方米,总体积500立方米。综合舱包括居住间、人员交流和工作间、洗漱间、废物处理和昆虫间。每个植物舱分隔为2个植物间,可根据不同植物生长需要独立控制环境条件。
“月宫一号”可实现航天员在太空长期生活,是可与地球媲美的“微型生物圈”。
揭秘2:志愿者忙什么?
有人种植、做饭,有人管固废、尿液等处理
此次“月宫365”实验将验证和探索多项深空探测生命保障技术。实验长达365天,舱内志愿者共8名,分两组,每组两男两女,两博两硕,设置3班。1组值第一班,持续时间60天,2组值第二班,持续时间200天,1组再值第三班,持续时间105天。
首批四位入舱志愿者是刘慧、刘佃磊、胡静斐、高寒。其中,刘慧是舰长,负责统筹舱内所有工作,植物舱II种植、管理,做饭;刘佃磊是副舰长,负责固废处理,尿液等废水处理,秸秆粉碎,小麦脱粒等,黄粉虫和蘑菇的养殖维护;高寒负责植物舱I种植及维护;胡静斐协助高寒完成植物舱I种植和维护,负责舱内物品管理等。
除工作外,据媒体报道,志愿者可打电话可上网,还准备了象棋和动感单车供娱乐健身。
揭秘3:志愿者吃什么?
通过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实现自给自足
通过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BLSS),载人飞行器进入太空后可不再需要或很少需要地面物质支持。也就是说,志愿者在密闭空间中基本可以自给自足。
2014年首次试验中,团队栽培筛选出5种粮食作物、15种蔬菜作物、1种水果。利用植物不可食生物量(发酵处理秸秆)培养黄粉虫提供部分动物蛋白。
志愿者收获粮食、蔬菜、水果和黄粉虫,在系统中加工并食用,而不可食用生物量与人的粪便及食物残渣等废物,采用生物技术处理制备类土壤基质循环用于植物栽培。
与首次实验相比,此次种植的蔬菜、水果等增至30多个品种,包括茄子、西红柿、蘑菇、草莓等。
曾参与首次实验的志愿者、北航博士生董琛说,“这次温湿度控制系统更加精准,光源设置也更加人性化,闭合度预计高达98%,比3年前高出一个百分点。”
饮食严格计算肯定不饿肚子
昨日中午,新京报记者来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从校区南门往里走百余米,便是“月宫一号”。“月宫一号”一层楼高,白色外墙配着蓝色拱形屋顶,入口上方挂有“月宫一号”字样,十分醒目。
从“月宫一号”正门进入,首先看到的是两个植物舱。舱高3米多,舱内亮着粉色彩灯,两侧整齐摆放着植物。据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月宫一号”科研团队队员介绍,植物舱内通过无土栽培,育有各种植物。除小麦等粮食作物外,还有蔬菜和水果。
植物舱门外贴有封条,舱外有科研团队队员值班,实时监测数据。据正在值班的同学介绍,在这两个植物舱后面还有一个综合舱与之相通。
据实验室建设公司了解,该科研团队共有30多名成员,包含刘红等4名教授。昨日,刘慧、高寒等4人作为首批入舱志愿者正式进入月宫一号实验舱。“他们在舱内的饮食都是经过严格计算的,但肯定不会饿肚子。”舱外一科研队员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