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环境复杂多变,研究人员需长时间进行精细操作或观察。此时,一把合适的实验凳不仅是基础配置,更是保障实验人员舒适度、提升操作效率与安全性的关键要素。若选择不当,极易引发疲劳累积、姿势损伤乃至实验操作失误等隐患。实验室设计公司告诉你,实验室中的实验凳该如何选择?

1.核心指标:材料与耐用性
耐腐蚀性至上: 实验室常接触酸碱溶剂、有机试剂及消毒剂。实验凳框架及座面首选耐腐蚀性优异的材质,如304或316L不锈钢、聚乙烯(PE)或铝材。研究显示,以上类型材质能有效抵抗化学侵蚀,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易清洁性: 表面应光滑无缝,避免液体渗入滋生细菌。一体成型或焊接工艺更优。选择防水、防污涂层或材质,便于快速擦拭消毒。
2.核心支撑:人体工学与可调节性
高度调节是基础: 实验人员身高各异,操作台高度也不同。实验凳必须具备宽范围、便捷的高度调节功能(如气动升降),确保使用者双脚平踏地面,大腿与地面平行,肘部自然垂落于台面高度。
符合人体工学设计: 座面应略带弧度、边缘圆滑无压力点,提供适度支撑。优质腰靠可减轻腰椎负担,对于长时间显微操作或记录尤为重要。符合人体工学的设计能显著降低肌肉骨骼劳损风险。
3.安全保障:稳定性与承重
稳固底座: 实验室动作幅度可能较大。实验凳必须配备稳固底座,五爪式设计优于四爪,支撑直径建议≥650mm,有效防止倾翻。
充足承重: 明确标注最大承重(通常≥150kg),并需经过严格的安全测试认证。
4.按需补充:功能配件
脚轮 vs 固定脚套: 需要灵活移动选带刹车功能的万向轮;追求极致稳定(如高精度称量)则选固定脚套或两者兼备款式。
扶手与靠背: 长时间操作可选带可调/可拆卸扶手的款式;需腰部支撑则配备符合人体曲线的靠背。
实验凳选择策略的精髓在于:以耐腐蚀性与易清洁性保障安全卫生;通过高度调节与人体工学设计守护使用者健康与效率;以稳固结构与充足承重奠定安全基石。根据实验室的具体工作场景与核心需求定制化选择,方能将这把“沉默的伙伴”转化为科研效能的坚实支点。
华测实验室设计服务:华测实验室会按照实验室的实际检测项目要求因地制宜地布局,并充分考虑到实验室工作的便利性、安全性、可扩充性。另外,华测实验室还会在实验室设计时协助客户进行实验室可持续性的全面规划,为后续检测和研发项目预留水电气通风接口,避免将来对实验室进行改造,尽量做到专业规范,安全可靠,舒适美观。华测实验室具备建筑装饰装修乙级资质,设计部拥有100名专门从事实验室平面设计、BIM设计、3D设计、智能化自动化设计以及施工设计的工程师,先设计后施工,确保实验室既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又符合客户的个性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