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实验室施工怎样处理好施工中的实验设备调试吗?
作者:华测实验室 发布时间:2025.08.01 浏览量:50

实验室施工过程中实验设备调试的问题非常核心,因为调试阶段是连接施工安装和未来安全运行的关键桥梁,一旦处理不当,轻则耽误工期,重则引发安全事故或设备损坏。妥善处理施工中的实验设备调试是确保项目按时交付、设备性能达标、实验室安全运行的关键环节,需要精细的计划、严格的协调和执行。

 

你知道实验室施工怎样处理好施工中的实验设备调试吗?


实验室设备调试的核心矛盾在于“环境准备度”和“调试必要性”的平衡——有些设备必须在施工末期调试(比如生物安全柜的气流测试需依赖房间压差稳定),但此时现场可能还未完全清洁。

 

所以应该强调几个关键控制点:首先是环境条件的硬性门槛,比如通风系统必须完成平衡测试才能调试生物安全柜;其次是物理保护措施,比如给色谱仪加防尘罩再进行通电测试;最后是流程设计,比如把调试分成“基础通电检查”和“性能验证”两阶段,前者可在施工收尾期进行。

 

一、 设备调试的核心原则

1、“保护优先,协同推进”: 未调试或已调试的设备在施工环境下极易受损(物理损伤、粉尘、湿气、化学品污染、电涌等)。保护设备安全是首要前提。

2、“条件成熟,方可调试”: 调试设备必须 在满足其所需的环境中(或模拟接近的环境)进行。仓促调试不仅可能导致结果无效,更可能损坏设备或带来安全风险。

3、“责任明确,专业主导”: 明确设备供应商(制造商)是调试的主导者和主要责任人。施工方(总包/分包)提供环境支持和配合。项目管理方(甲方)负责协调与监督。

4、“计划先行,风险预控”: 将设备调试纳入整体施工计划,进行关键路径分析,识别调试依赖项和风险点,制定预案。


二、 调试的关键操作流程与管理要点

1、前期规划与准备:

(1)明确调试要求: 在设备招标/采购合同中,明确规定 供应商的调试责任范围、所需环境条件(电、水、气、通风、温湿度、基础等)、配合要求、调试计划、验收标准(参照设备技术规格书)及所需文件。明确费用承担(如设备供应商工程师差旅、现场支持时间)。

(2)识别接口与依赖: 详细分析每台关键设备的调试对施工进度的依赖(如:房间完工、墙面地面完成、门窗安装、电力到位并稳定、UPS投用、给排水接通、通风系统完成初级平衡、气路敷设完成并保压合格、房间洁净度/温湿度初步达标等)。建立“调试前提条件清单”。

(3)融入总计划: 将设备到货、开箱检查、初步就位、最终安装、条件准备、初步测试(通电/通水/通气检查)、正式调试、性能验证(IQ/OQ/PQ)、培训等关键节点纳入项目主施工计划,设定里程碑。预留足够缓冲时间。

(4)空间与物流规划: 规划设备进场路线、临时存放区(干燥、安全)、吊装口/通道。大型设备需在建筑封顶前或通过特殊通道进入。

(5)制定保护方案: 明确设备从到货至最终调试完成期间的保护措施(如原厂包装保留、定制防护罩、塑料薄膜包裹、专用房间隔离、限制无关人员进入等),明确责任方(通常是施工方负责现场环境防护,供应商负责设备本体防护指导)。


2、设备到货、开箱与存储:

(1)到货检验: 组织供应商、施工方、监理(如有)、未来用户代表共同进行。检查外包装是否完好无损、标识清晰。拍照记录。

(2)开箱检查: 在指定地点(通常是非最终安装位置,如设备暂存区或邻近清洁房间) 进行。检查设备本体、配件、备件、技术文件(说明书、图纸、出厂测试报告、合格证)是否齐全、与合同一致,有无运输损伤。签署开箱记录。发现损坏立即拍照、记录、通知相关方(供应商、物流、保险公司)并启动索赔流程。

(3)安全存储: 将设备移至规划好的、满足其存储要求(温湿度、防尘、防倾倒、防压)的临时存放区。大型/精密设备需用专用支架或底座固定。做好物理防护和标识。


3、设备就位与初步安装:

(1)环境确认: 在设备移动至最终安装位置前,必须确认

安装空间已按图纸要求完成(尺寸、承重、地面平整度/水平度、预留洞口、固定件)。

周边大型/产生振动的施工(如重型设备吊装、大型切割、重型打夯)基本完成。

房间达到初步封闭条件(门窗可关闭,减少粉尘、湿气侵入)。

(2)专业搬运与就位: 由专业团队(通常供应商指导,施工方或专业搬运公司执行)使用合适工具(叉车、吊车、滚杠、液压搬运车)小心搬运,精确就位。供应商确认位置和水平度。

(3)初步连接: 设备供应商的指导下,由有资质的施工方(电工、管工)完成基础固定、电源线/信号线(可能先临时)、水管、气管(可能先临时管路或预留接口)、排风管(如需)的初步连接。注意:此时通常仅做物理连接,不正式通电通气通水!


4、设备调试前条件准备与确认:

(1)“调试许可”触发: 这是最关键的控制点!在计划调试日期前,组织设备供应商、施工方(各专业负责人)、监理、用户代表进行 “调试启动会” 或 “调试前检查” 。

(2)检查核心内容(基于前期“调试前提条件清单”):

房间环境: 封闭、清洁(至少无大量粉尘)、地面完成、照明到位、基本温湿度可控(空调系统需稳定运行一段时间)。

基础设施:

电力: 正式电源(电压、频率、相位稳定)、配电箱/插座到位、接地可靠、UPS(如有)可投用。

给排水: 管路冲洗合格、压力流量满足要求、无泄漏、排水畅通。

气体: 管路吹扫合格、压力/流量/纯度(如高纯气)符合要求、无泄漏、供气稳定。气瓶间(如有)安全设施到位。

通风: 排风罩/安全柜排风管连接完成、房间通风系统(含补风)已完成初级平衡调试、压差方向正确(如生物安全实验室)、面风速初步达标。通风系统稳定是很多设备(尤其生化类)调试的先决条件!

控制系统: 相关楼宇自控点接入并可监控(如温湿度、压差)。

安全设施: 紧急喷淋/洗眼器可用、灭火器到位、安全标识张贴。

设备状态: 设备本身无损伤、防护到位、固定稳固、接口连接正确。

签署确认: 各方共同检查确认所有条件满足后,签署 “调试许可证书” 或检查表。这是允许设备供应商进行通电/通水/通气和功能调试的正式授权文件。


5、设备调试执行:

设备供应商主导: 设备供应商工程师(或授权工程师)按标准操作规程进行调试。施工方(电工、管工、通风工)需在现场待命,提供必要支持(如操作阀门、切换电源、协助测试)。

关键步骤:

(1)初步通电/通气/通水检查: 检查有无短路、异响、泄漏等基本问题。

(2)设备单机功能测试: 逐项测试设备的各项基本功能是否正常(启动、停止、升降、旋转、开关门、基本程序运行等)。

(3)设备性能测试: 运行设备至满负荷或设定工况,测量关键性能参数(转速、温度、压力、流量、精度、振动、噪音等),对比设备规格书和验收标准。

(4)设备安全联锁测试: 验证所有安全保护装置(门锁、急停按钮、过温/过压保护、液位报警、互锁等)是否有效。

(5)设备控制系统集成测试: 如设备需接入楼宇控制系统或实验室综合管理系统,进行通讯和联动测试。

(6)详细记录: 供应商应实时、详细 记录调试过程、测试数据、参数设置、发现的问题及处理措施。使用标准化的调试记录表格。

(7)问题处理: 发现任何不符合项,立即记录。小问题现场解决;重大问题(设计缺陷、设备故障、性能不达标等)须组织相关方(供应商、设计、施工)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方案(可能需要设计变更、设备更换、施工返工),跟踪闭环。未解决重大问题前,调试无法结束。

(8)现场保护与清洁: 调试期间持续做好设备保护,调试结束后及时清理调试产生的杂物。


6、设备调试后工作:

(1)调试报告审核与签署:设备供应商提交正式的调试报告(包含所有测试数据、结果、结论、问题关闭证明)。现场组织施工方、业主/甲方用户审核确认,各方签署。这是重要的移交文件。

(2)初步操作与维护培训: 在调试期间或完成后,设备供应商应对实验室技术人员进行设备的基本操作、日常维护和安全注意事项的现场培训。

(3)设备状态锁定与移交: 调试合格后,对设备设置进行锁定(如有密码保护),移交给实验室管理方(或施工总包进行后续看护),更新设备状态标识。完善移交清单。

(4)持续成品保护: 项目整体竣工前,仍需对已调试设备进行持续保护,防止后续施工活动对其造成破坏。

 

 成功的实验室施工中的设备调试 = “周密的前期规划” + “严格的调试许可控制” + “供应商专业执行与责任” + “施工方无缝配合与支持” + “项目经理强有力的协调与监督” + “完善的风险管理与文件记录”。调试期间确保工程各方高效协同,以最高的标准完成设备启用的关键一步。

在线咨询 拨打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