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吃透设计意图,注意实验室的分类,比如把生物实验室和化学实验室的通风要求混为一谈。重点核对设计说明里的设备选型依据、风量计算依据、压力梯度逻辑这些核心参数。
2、风管施工特别注意薄钢板法兰连接,看设计的连接方式是用弹簧夹固定还是角钢法兰;支吊架的间距和防腐处理也常被忽视;变径管的角度规范里要求不大于30度。
3、风机设备安装的减震措施要特别重视,注意区分弹簧减震器和橡胶减震器的适用场景区别。由于很多风机吊装在室内,所以风机减震、风管支吊架间距、风机选型(静音)很重要,避免验收时噪声过大。
4、还有风机控制箱变频器接线,避免接错线序导致风机反转。
5、关注通风系统施工顺序问题。施工前与各专业规划好通风管道和消防管道或其他桥架线槽打架问题,避免发生位置冲突返工。
6、安全防护这块要着重于施工中的焊接动火管理。实验室施工现场往往同时有易燃化学品,应按程序办理动火证并设立独立的动火隔离区。
7、通风系统的调试阶段关键是风量平衡调试,除了要用风速仪测速外,应该强调必须用风量罩对每个风口实测,看是否满足设计要求,特别是生物安全柜和排毒柜这些关键设备。
8、压差调试是实验室通风系统完工后重要的一个调试环节,涉及了设备、管路、自控、漏风等环节,通常花费较多时间,要求在施工过程中做好各环节的质量控制。
9、施工过程中的文件管理,要求从施工开始就建立专项档案。实验室项目验收时,会重点查材料合格证和风管漏光检测报告这些文件。
10、关于应急电源,必须强调事故排风系统要独立回路供电。
通风系统的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实验室的安全性、实验结果的准确性以及人员的健康。以下是你需要特别注意的关键细节,涵盖从设计审查到调试验收的全过程:
一、 设计审查与深化阶段:
1.吃透设计意图:
o 彻底理解设计图纸(包括平面图、系统图、剖面图、详图)和设计说明。
o 明确各区域(化学实验室、生物安全实验室、仪器室、洁净室、动物房、辅助区等)的通风要求(换气次数、压力梯度、温湿度控制、污染物类型及浓度控制)。
o 确认排风系统类型(定风量、变风量、双风管等)及其控制逻辑。
o 理解废气处理(如活性炭吸附、喷淋塔、焚烧等)的设计要求。
o 确认生物安全柜、通风柜、万向罩等局部排风设备的排风要求及与主系统的接口。
2.深化设计与协调:
o 进行详细的施工图深化设计(BIM模型应用尤为重要),解决所有管道碰撞问题(风管、水管、电缆桥架、结构梁、消防管道等)。
o 精确确定风管走向、标高、支架位置,避免后期返工。
o 明确所有设备(风机、风阀、消声器、过滤器、废气处理装置)的安装空间、基础要求、检修空间。
o 与建筑、结构、电气、给排水、自控、消防等专业紧密协调接口位置和要求。
二、 材料与设备进场验收:
3.材料质量把控:
o 风管板材: 严格按设计要求(材质:镀锌钢板、不锈钢、PP、FRP等;厚度)验收。检查板材厚度、镀锌层质量、平整度、无锈蚀损伤。不锈钢需明确牌号(如304, 316L)。
o 保温材料: 确认材质(橡塑、玻璃棉、PIR等)、防火等级(A级不燃或B1级难燃)、密度、厚度是否符合设计及消防规范。检查包装完好,无受潮。
o 密封材料: 法兰垫片(橡胶、硅胶、EPDM等)、风管密封胶(专用中性密封胶)需耐腐蚀、耐老化、符合洁净度要求(如有)。
o 风口、风阀: 检查材质、规格、动作灵活性(尤其是调节阀、防火阀、止回阀、定风量/变风量阀)、外观质量。防火阀需有消防认证。
o 支吊架: 型钢规格、防腐处理(热镀锌、环氧喷涂等)质量。
4.设备质量把控:
o 风机: 核对型号、风量、风压、功率、电压、噪音值、材质(叶轮、机壳)、传动方式。检查外观无损伤,转动部件灵活。要求提供性能测试报告。
o 空气处理机组: 核对功能段(混合、过滤、表冷、加热、加湿、风机段等)配置、材质(内壁板、框架)、风机参数、盘管参数、过滤器规格等级(初效、中效、高效/亚高效)及数量。检查箱体密封性。
o 生物安全柜/通风柜: 严格按采购规格书验收,检查外观、结构、配件齐全,出厂测试报告(尤其是面风速、泄漏率、气流模式)。
o 废气处理装置: 核对型号、处理能力、材质、内部填料(如活性炭)类型及数量、控制系统。
o 消声器: 核对型号、消声量、材质、防火等级。
o 关键: 所有设备材料进场必须“三证”(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必要的认证证书如消防认证、CE等)齐全,并做好进场验收记录。
三、 风管制作与安装阶段:
5.风管制作:
o 严格按规范(如《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和深化图纸加工。
o 确保咬口紧密、牢固(特别是高压系统)。法兰平整,螺栓孔距准确。
o 矩形风管长边大于630mm或保温风管边长大于800mm,应采取加固措施。
o 风管翻边尺寸一致(6-9mm),平整无开裂。
o 洁净系统风管: 必须在洁净环境中制作,使用专用工具,减少拼缝,制作完成后立即封口保护。
6.风管安装:
o 清洁度: 安装前必须彻底清除风管内外部杂物、油污、铁屑。安装过程中随时封堵管口,防止二次污染(尤其对洁净实验室至关重要!)。
o 支吊架:
· 位置、间距、形式符合规范及图纸要求(考虑保温层厚度)。
· 安装牢固,横担水平,吊杆垂直。大型风管或设备附近应设防晃支架。
· 支吊架不得设在风口、阀门、检查门处,距离至少200mm。
· 与风管接触处需加防腐垫木或橡胶垫(保温风管必须加)。
o 法兰连接:
· 法兰垫片材质正确,厚度均匀(3-5mm),无拼接(必须时用阶梯形或榫形拼接),不凸入管内。垫片需涂密封胶粘牢。
· 螺栓方向一致(螺母在法兰同一侧),长短适宜,均匀拧紧。
o 风管走向与坡度:
· 严格按图纸标高和走向安装,避免不必要的弯头、变径。
· 输送含湿气体(如排毒柜废气)的水平风管应有≥0.005的坡度,坡向排水点(最低点设带水封的泄水管)。
o 柔性短管:
· 材质需防霉、防腐、气密性好(如防火帆布、硅钛布、橡胶),长度150-300mm,松紧适度,无扭曲变形。不得作为变径或补偿用。
· 连接牢固严密。
o 穿越防火分区/楼板/墙体:
· 必须设置防火阀,且距墙表面距离≤200mm。
· 风管与套管间缝隙应用不燃柔性材料严密封堵。
o 特殊材质风管: PP/FRP风管连接(焊接/法兰)需专业操作,确保强度和密封性(尤其注意加强筋的设置)。
四、 设备安装阶段:
7.风机安装:
o 基础验收:强度、尺寸、位置、标高、预埋件符合要求。
o 减震: 必须安装减震器(弹簧或橡胶)或减震垫,型号数量正确,压缩均匀。风机与风管间用防火帆布柔性连接。
o 找平找正:皮带传动时,电机和风机轴平行,皮带轮槽对正,皮带松紧适度。直连时保证同心度。
o 防护:外露转动部件(皮带轮、联轴器)必须有防护罩。
o 接地:可靠接地。
8.空气处理机组安装:
o 基础平整,减震措施到位。
o 进出风管连接正确、严密、无应力。
o 冷凝水排水管设水封,坡度正确,畅通。
o 检修门开启方便,外部保温层连续完整。
o 过滤器安装前检查框架清洁,滤料无破损,安装方向正确,密封严密。
9.局部排风设备安装:
o 通风柜/生物安全柜:
· 位置准确(避免靠近门口、走道、气流干扰区),水平稳固。
· 排风管连接正确、严密、无泄漏(极其重要!)。连接方式需符合设备要求(如BSC II A2型通常要求硬连接)。
· 水、电、气接口准确无误。
· 面风速传感器安装位置正确。
o 万向罩/原子吸收罩: 位置灵活但需覆盖产生点,排风管连接可靠。
10.风阀安装:
o 安装位置正确(阀体上有气流方向标识),操作手柄或执行器方向便于操作检修。
o 防火阀、排烟阀单独设支吊架。
o 多叶调节阀叶片贴合紧密,调节灵活。
o 止回阀阀板灵活,关闭严密。
11.风口安装:
o 位置、标高准确(特别是高效送风口),与装修顶板或墙面贴合平整严密。
o 带调节阀的风口,阀片灵活。
五、 保温施工:
12.保温材料: 严格按设计要求的材质、厚度、防火等级施工。
13.粘贴/包裹: 风管表面清洁干燥。保温层粘贴紧密、平整、无空鼓、无开裂。接缝处用专用胶带密封严密(尤其对防排烟风管和洁净风管)。
14.支吊架处: 木垫块需防腐处理,保温层连续完整。
15.阀门、法兰: 单独保温,便于拆卸检修。
六、 系统调试与验收阶段:
16.单机试运转:
o 风机:点动检查转向正确。连续运行≥2小时,检查轴承温升、振动、噪音、电流是否正常。
o 水泵、废气处理装置等设备单独试车。
17.风管漏风量测试:
o 关键! 按规范要求(低压、中压、高压系统)进行漏风量测试,确保符合设计及规范允许值(特别是中高压系统和洁净系统)。不合格必须查找漏点并修补。
18.系统风量平衡调试:
o 核心环节! 使用经校准的风量罩/风速仪。
o 调整主干管、支管上的风阀,使系统总风量、各支路风量、各风口(特别是排毒柜、生物安全柜、送风口)的风量达到设计要求。
o 局部排风设备: 确保通风柜面风速(通常0.4-0.6m/s)、生物安全柜窗口风速(II类A/B型约0.5m/s)符合标准及设计。
19.房间压力梯度测试:
o 使用微压差计测量相邻房间、走廊的压力差,确保气流方向正确(如生物安全实验室负压,洁净室正压)。调整送排风量比实现。
20.温湿度调试:与空调系统联动调试,确保满足要求。
21.自控系统联动调试:
o 确保传感器(压差、温湿度、VOC等)信号准确。
o 验证变风量阀(VAV)、定风量阀(CAV)、风机变频器响应正确。
o 验证控制系统逻辑(如排风柜面风速恒定控制、房间压力控制、新风量最小控制、紧急排风控制)正确实现。
22.性能验证(尤其重要实验室):
o 生物安全实验室:按相关标准(如CNAS-CL05, GB 50346)进行严密性、气流方向、报警、连锁等全面检测。
o 洁净室:进行洁净度、压差、气流流型等检测。
23.文档交付:
o 完整的竣工图纸(含所有变更)。
o 设备材料合格证、检测报告、说明书。
o 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o 风管漏风量测试报告。
o 系统调试报告(单机试车、风量平衡、压差测试、自控调试等)。
o 设备操作维护手册。
o 培训记录。
七、 贯穿始终的安全与协调:
· 安全第一: 严格执行动火、高空、受限空间等作业安全规程。实验室施工区域可能存在残留危险品,需特别注意。
· 成品保护: 安装好的设备、风管、保温层、风口等需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碰撞、污染、踩踏。
· 过程检验: 严格执行自检、互检、专检制度,特别是隐蔽工程(风管安装、保温前)必须验收合格后方可封闭。
· 沟通协调: 作为项目经理,需高效协调设计方、施工方(总包、机电分包、装修分包等)、监理、业主/用户、设备供应商,及时解决现场问题,确保信息畅通。
总结:
实验室通风系统的施工是细节决定成败的工程。从深化设计阶段的精确协调,到材料设备的严格把关,再到风管制作安装的精细工艺、设备安装的精准到位,最后到系统调试的严谨验证,每一个环节都容不得半点马虎。我们的核心任务是深度理解设计要求、严格把控材料设备质量、精细化管理施工过程、严密组织系统调试验证、并确保完整规范的文档交付。唯有如此,才能建造出安全、可靠、高效、满足实验需求的实验室通风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