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建设在建筑选址阶段对土建结构的要求(建筑适配性量化评估)
作者:华测实验室 发布时间:2025.07.09 浏览量:227

实验室建设对土建结构的要求远超普通建筑,需满足设备承重、振动控制、空间适应性、安全防护消防疏散、环保合规等多维度严苛条件在前期沟通及现场踏勘时,要注意复核所需的技术参数,避免后期结构改造。


实验室建设在建筑选址阶段对土建结构的要求(建筑适配性量化评估)


实验室场地评估

- 总体建筑要求:楼层承重( 500kg/m²一般办公区域可取250 kg/m²)、层高(建议 4.5米)、建筑物远离振动源/电磁干扰。

1)荷载要求:精准分级与局部强化

功能区

均布荷载标准

局部加固要求

依据

通用实验区

≥ 500 kg/m²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

大型仪器区

≥ 800~1500 kg/m²

设备基础单独计算(如电镜需≥ 1.5t/m²)

设备厂商技术手册

钢瓶室/仓库

≥ 800 kg/m²

气瓶架区域加固至2t/m²

《气瓶安全技术规程》TSG23

湿法消解区

≥ 600 kg/m²

通风柜下方加固至800 kg/m²

排风系统动荷载要求

关键点

1.1荷载计算需叠加设备重量+试剂重量+人员活动荷载(200kg/m²);

1.2离心机、振荡器等振动设备区域需额外增加30%动荷载系数。


2层高与净空:管线集成空间

最低净高要求

常规实验室: 2.8m(装修后);

管线密集区(通风/水电主干管):≥ 3.2m(梁下净高);

洁净室/生物安全实验室:≥ 3.0m(含技术夹层)。

技术夹层设计

高度 0.8m(满足人员检修),预留检修口(≥ 600mm×600mm);

强电桥架与弱电桥架间距 300mm,防止电磁干扰。


3结构振动控制:微振动敏感区

振动控制标准(按设备精度分级)

设备类型

允许振动速度(mm/s)

隔振措施

光学显微镜

≤ 0.003

橡胶隔振垫(固有频率≥ 8Hz)

电子显微镜(SEM)

≤ 0.001

主动气浮隔振台(隔振效率> 99%)

纳米级计量设备

≤ 0.0005

独立筏板基础(质量> 设备10倍)+磁悬浮隔振

土建配合要求

振动源设备基础与建筑结构脱离设计(缝隙填充聚氨酯泡沫);

建筑主体结构避开地铁、主干道等振动源(水平距离≥200m)。


4空间适应性:预埋与预留

竖向井道预留

风井:尺寸 1.2m×1.5m(排毒风井需内衬不锈钢);

管井:强弱电/气路/纯水管道井独立设置,宽度≥0.8m。

洞口预埋

穿墙套管:直径> 管道50mm(填充防火密封胶);

设备通道:大型设备入口预留( 2.2m×1.8m)或永久吊装口。


5安全防护结构

防爆设计

气瓶室/危化品仓库:

泄爆墙(泄压比 0.05㎡/m³),轻质屋盖(≤ 60kg/m²);

防爆门(向外开启)+泄爆窗(窗框角钢加固)。

抗震构造

乙类抗震设防(重点设防类),结构缝避开仪器密集区;

试剂架设纵向限位装置(防倾覆)。


6特殊实验室结构要求

实验室类型

土建核心要求

参考标准

生物安全三级

混凝土墙体厚度≥ 250mm,气密门+双门互锁

GB50346-2011

动物实验室

独立排水管(防返流)+地漏水封深度≥ 50mm

GB50447-2008

EMC暗室

六面体双层铜网屏蔽(接地点间距≤ 2m)

ANSI C63.4-2014

恒温恒湿室

双层墙体(中间100mm保温层)+防冷桥处理

JGJ/T 479-2019

关键参数阈值

评估项

技术标准

风险规避措施

结构承重

≥ 800kg/m²(仪器区),局部加固至1500kg/m²(按需)

楼板钻孔取芯验证荷载余量

层高净空

≥ 4.5m(含架空层+管线层)

BIM管线碰撞检测

振动控制

Z振级≤ 70dB(精密仪器室)

选址远离地铁/主干道,安装主动减振台

电磁屏蔽

磁场强度≤ 0.5μT(电镜室)

钢筋网屏蔽结构设计


- 建筑物环境要求:避开污染源、洪水易发区;预留风井、气瓶室、废液处理区等特殊功能区位置;同步规划出屋面风井(尺寸 1.5m×2m)考虑气瓶室泄爆面(泄压比≥0.05㎡/m³)、应急洗消池位置。


- 扩展性:预留未来设备增容或空间改造的余地(20%空间余量+预埋管线套管井)。


以上是实验室建设在建筑选址阶段对土建结构的要求,可作为前期与甲方沟通及现场踏勘要注意的问题,希望能帮到大家。

在线咨询 拨打电话